文/ 陳文良(國際聯合勸募組織大中華區能力建設總監)
關於網路上流傳對慈濟批評的某些文章,我印象裡面反駁過幾次。
我個人對慈濟的一些作為並不認同,其中包括了921災後重建,把災區許多國小蓋成慈濟式的灰色人字形與校園周圍以綠色蓮花欄杆圍繞,而非依照社區原本環境特色,景觀色彩來設計校園,讓許多人對小學中學時代母校的回憶蕩然無存,曾經在BBS公開為文批評。
但是,這些網路流傳的文章指出的幾件事情,我必須說,並不理性。不建議朋友們因為這幾天的新聞(編註:關於內湖社福園區、柯文哲、釋昭慧…),又轉貼來累積仇恨,而不是更公平地討論慈濟在台灣社會,或是國際社會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以下分幾點說明我不認同的地方。
1. 捐款排擠效應
台灣在公益募款上面是個自由競爭的制度,只要符合公益的資格(公益勸募條例第五條),都可以申請公開勸募,因此是自由市場的機制,各憑本事,慈濟的募款志工也都是志願擔任的,靠每個人的本事去蒐集小額捐款,沒有數字上的相關性顯示他們因此排擠了誰。尤其文章裡面提到的其他組織,透明度有比慈濟高嗎?有的組織即便不募款,純粹拿來當街友尾牙可以連續辦幾年而不至於斷炊?但是,哪一年沒有喊窮?我常說,「捐款排擠效應」、是公益團體最沒出息的理由,像什麼氣爆,經濟不景氣之類的,都不是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努力不夠,就更別說是慈濟害的了。所以什麼四川地震慈濟募了12億,其他團體立刻無款可募,921地震台灣人總共捐出240多億,川震80多億,日本地震台灣人捐出68億,公益團體有倒光嗎?討厭慈濟不能這麼不理性呀!通常在災難發生的當年會有影響,但是隔年如果天下太平,基本上基礎好的公益組織底子都很深厚的。
2. 「台灣80%捐款都捐給慈濟,其他的公益團體均分20%?」
我認為誇張了,最高峰的時候,慈濟最多佔公益捐款的 30%,近年來慈濟以外獲得最多公益捐款應該就是家扶(35-40億)和世界展望會(25-35億),再來是創世(加上華山/人安兩個基金會總共22億左右),伊甸年度收入超過12億(其中約一半是政府補助),紅十字會則看有沒有大型災難,紅會維持運作的募款也很辛苦。所以我不知道這裡面的80/20是根據哪裡來的數字。這幾年,包括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喜憨兒基金會等幾個公益組織的募款持續成長,更別說綠色和平組織以環保團體出身而募得2.4億台幣的佳績讓人驚艷了。
3. 慈濟不管國內的弱勢團體,錢都往國外送?
當年,台灣也曾經是接受國外援助的國家。家扶,世界展望會都曾經是國外援助台灣脫貧的駐台組織,後來轉型成專業組織,現在不但幫助國內的貧困家庭,也幫助國外的貧童。慈濟目前也還是許多基層社工經常運用的社會救助資源,並沒有因為國外援助而停止國內訪問貧困家庭的工作。
慈濟在許多國家都依法成立非營利資格的公益組織:為了讓美國的慈濟人捐款能夠抵稅,登記成立501c(3)資格的公益團體,這個類別申報資料非常嚴格,而且沒有人敢輕忽稅務局的要求。在中國,慈濟在浙江省登記了慈濟基金會,但是不具有公開募款資格,只能在會員之間募款,不過至少取得了公開運作的合法資格,其經費與運作,在當地也是要誠實申報的。所以,不可能說把錢花到國外就不必被監督,要花多少錢,愛怎麼用就怎麼用了。這個指控太惡質!國內募的款項援助外國,內政部(現在業務轉移到衛生福利部)都還是請會計師事務所到所有申請公開勸募的公益團體查帳,怎麼出去的,怎麼用的,通通都得經過查核。
至於,證嚴的弟子們一心一意地希望上人有生之年能夠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這很自然,事實上證嚴法師也得過有亞洲諾貝爾和平獎之稱的菲律賓麥格賽賽獎,只是,也許表現得太刻意了,的確有些人對這個動機質疑,但是,從我曾經與慈濟的海外人員一起參與過跟援助與發展有關的國際會議時所看到的,他們的志工或是駐外人員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海地發生地震時,慈濟甚至不需要我國政府駐外單位的協助,就透過其美國的駐外人員與國際組織一起加入救災協調平台的工作。我不認為這篇文章的作者了解這個部分。
4. 關於中國錢多還往中國送錢的質疑
這又是以討厭中國的名義來偷渡仇恨,中國現在的公益捐款缺的是往哪去才可靠的項目計劃,而這還只佔了他們GDP的1%,潛力無窮,我相信再來一次什麼災難,慈濟對中國的策略也會改變,中國的公益行業需要的是行業規範,重建社會信任,他們有一群人非常積極地推動公益組織的發展來逐漸形成穩定社會的基層治理結構,會是我們可敬的對手與鄰居,我們不能一直酸這個國家卻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相處。別忘了,他們錢再多,有13億人口要養,負擔不會比我們輕。
至於說為什麼都是志工在做事,慈濟在收錢,啊募款志工不募款是要做什麼?什麼叫做「志工做事」「慈濟收錢」?慈濟是誰?不就是志工與專業人員和信徒加起來的整體?至於用不同層級的捐款來區隔身份,這也是一種募款策略,至於外人欣賞與否,另當別論,他們的服裝與胸針各有其理念與設計,開開玩笑可以,批評階級化就涉及意識形態認同與否,應該謹慎。
5. 慈濟的透明度
就法人而言,慈濟至少包括了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佛教慈濟大學,醫療財團法人佛教慈濟醫院,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電視台在這底下)(具體名稱也許不夠精確)。因此,如果說慈濟的善款來自大眾,這些捐款人也認同他們的志業每一個部分的理念與投入的經費,同時這些財團法人的法人資格都是符合政府法令的,其申報資料也都經過政府審核,什麼錢應該在什麼地方放著都符合法令,可以討論其龐大善款對台灣社會整體還能有什麼更具開放性的積極貢獻,但是,不要用一些強烈的好惡,恨烏及屋。
至於組織裡面的決策依據,決策理性,誰是真正的決策者,組織文化與社會的認同等等,就看他們的董事會覺得什麼樣的組織運作形式符合利害關係人們的期待,因為其規模如此之大,的確可受公評,透明度也應該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但是,就志工管理,以及事業體的發展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以一位天主教徒來說,我覺得他們遠遠勝過台灣的天主教會。
6. 慈濟與其他宗教信仰的衝突?
宗教團體,尤其是內聚力很高的組織,本來就相對有很多因為組織內部因為宗教領袖的不可質疑性產生的排他氣氛,然後過度自我陶醉與領袖崇拜,局外人看與局內人看,感受本來就不一樣,跟我們看直銷大會覺得是瘋子,但是很多人在裡面覺得生命從此變彩色是一樣的。如果沒礙著我們,幹嘛管人家人生的色彩?我個人不認同的是他們在這個自我陶醉裡面會出現像是88水災時,對待原住民部落的基督信仰以及重建園區的佈置以雕像紀念志工的付出而忽略災民感受等事情,這裡面我覺得也可受公評。但是,不能用攻擊與輕挑的方式引發仇恨。
公益慈善的確因為其免稅資格而是一種公共財,可受公評,但是,應該理性地討論,有些偏激的基督宗教基本教義派常常隱身在這種形式的文章裡面,惡意攻擊佛教道教人士,然後網軍們搜尋資料又很容易因為這些炒冷飯的舊酸文不斷被重新整理後,又再次被傳送而造成更多自以為理性的分享。其實,對慈濟並不公允。
延伸閱讀:
無論你支持慈濟或聯勸,「勸募資料透明健全」+「社會公益素養提升」更關鍵

聽說王又曾的力霸集團也是經申請成為政府管理下的法人,想必一定什麼差錯都沒出過,新聞媒體子虛烏有才會被誣賴
看了年代名嘴分析 加上自己的見解
我只感嘆為什麼 這種早該修法監督的事 沒有人在25年前 有如此見識
在這裡 我要說:汪潔民 徐嶔煌 你們真的很了不起 這種基金會肯定有人護航
還不畏鬼神說!給這次參予慈濟案的名嘴們 一個大大的讚
看完全部的評語,還是那一句,台灣人的素質是不用去解釋太多的,見不得人好,看不得人心,施不終為善,收不終為民。多做事少說話即可。要教育,也是需要被教育者心態擁有著半滿杯子的心靈。
@Windrace
(看到這個故事後,再遇到不講理的人,你也不會生氣了)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
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准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是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這個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我有很多朋友聽我講了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跟我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
故事告訴我們: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
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對任何人任何事,當你要發脾氣時,當你情緒很不穩定的時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馬上就會心平氣和了。
這個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
後來我們讀《莊子》的話,才明白“夏蟲不可以語冰”。你跟夏天的蟲講什麼冰?那是你糊塗。
@georgetsai_tw @Windrace
沒錯!
跟慈濟講慈悲、濟世,真的是夏蟲語冰!
我們都糊塗了
@marsss @georgetsai_tw @Windrace
唉~~原來可憐蟲還真多啊!!
@georgetsai_tw, 真的很多那種自以為懂得比別人多, 自以為看得比別人遠, 用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在跟人說教.
看到第一點就看不下去了。
什麼叫做募款各憑本事?為什麼需要各憑本事?是商業利益嗎?你是業務嗎?
在同一目的的募款前提下,人們的捐款除了便利性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會選擇具公信力及執行力的單位。
而為了回應各方的期待,將所有募得的款項及流向明細公布,是最簡單及有利的做法。
如果你慈濟是坦蕩蕩的,金額流向都沒問題,那是在怕什麼?怕別人講什麼?怕別人查什麼?
為什麼老是做一堆欲蓋彌彰的事情,並且說一堆一直在讓人戳破的謊言。(佛家耶)
------
問一個最簡單的
慈濟裡面有多少人是有給職?職務名稱是什麼?職薪是多少?總薪資是多少?
@hjay
看到你這樣講也讓人想吐,我想慈濟不怕人家查啥的,網站上面都有公布,問人家職工領多少!! 你是有捐給慈濟是不!! 慈濟是政府團體是不! 怎麼使用費用干你屁事!! 還要向你報告毆! 笑死人了!
@georgetsai_tw @hjay 我捐善款不是讓人家去領薪水的!我捐善款不是讓你去開醫院讓你賺得滿盆滿缽的!
雖然我一個月只捐3600....以後...不捐了,因為我買不起33萬的壓克力佛像...
@bobo12345 @georgetsai_tw @hjay 你這樣的人會捐3600??那你的收據在哪?
@bobo12345 @georgetsai_tw @hjay 不要說慈濟沒給你收據歐!!
@cktan 收據? 你認為有捐款才能監督? 請了解, 慈善團體的免稅資格是全民給與並有全體納稅人承擔的. 所有台灣國民不管有沒有捐款, 都有權, 也應該監督這些團體/機構.
@georgetsai_tw, 你的言論不正確到讓人想吐. 請了解, 慈善團體的免稅資格是全民給與並有全體納稅人承擔的. 所有台灣國民不管有沒有捐款, 都有權, 也應該監督這些團體/機構. 身為免稅團體, 組織的金錢使用本來就是需要受到國民監督的.
又是另一位釋昭慧
就是一個窮尼姑開賓士支持黑心油的故事!!
搞得好像是外人在看慈濟感覺很中立,卻又說得自己很了解慈濟,但結果就是護航慈濟!
我管他媽十三億人口負擔輕不輕,你們連付錢的台灣人都照顧不完了,還在餘力去照顧外國人!?
雙北地王 這些購地的錢打哪來的 為何送到中國救災的物資會變成當地狗官的私人財物 再掰嘛
我 的看法, 慈善公益機構就是個聚焦(focusing)問題, 反之即為失效失能...浪費甚至弊端貪腐問題. 長中短期目標及標的事先明確設定+明訂透明公開(即宗旨使命必達的藍圖綱要規劃), 據以套入{人力資源+ 執行技術與量能(成熟度和穩定性)+財務(物)資源} 的合理分配(即Plan-->Programs-->Projects最底層專案的階層程序設計與預算案). 然後才有針對組織營運聚焦的績效評估監控和會計核銷徵信來加以佐證. 單純的捐款徵信不代表(意即不相關)組織的財務資源沒有失焦問題~ 意即不經意或明知默認或刻意的形成失效率失效能...浪費甚至弊端貪腐問題. 善款或指定捐款的初衷不在這個慈善公益團體運作的宗旨藍圖細部專案執行範圍內的, 就是另一個團體的宗旨使命落實所需的財務資源. 若被動的收了, 用了, 單據核銷了, 會計徵信了也有上網公告, 但....就是貪念(人人皆有組織皆有, 包括我/所以要修行這個課題)引起的弊端貪腐問題了.
所以這30%是幾億?沒注意單位的人還只會看了30、35-40、25-35的數字,好像也沒差很多,而且說"最高峰"的時候占了30%,那我們就用1.的例子最大的數字「921地震台灣人總共捐出240多億」來當最高峰,240*0.3=72(億),已經可能不是最高峰的數字都是別人的兩倍了,還要說什麼?
- -
2. 「台灣80%捐款都捐給慈濟,其他的公益團體均分20%?」
我認為誇張了,最高峰的時候,慈濟最多佔公益捐款的 30%,近年來慈濟以外獲得最多公益捐款應該就是家扶(35-40億)和世界展望會(25-35億),再來是創世(加上華山/人安兩個基金會總共22億左右),伊甸年度收入超過12億(其中約一半是政府補助),紅十字會則看有沒有大型災難,紅會維持運作的募款也很辛苦。所以我不知道這裡面的80/20是根據哪裡來的數字。這幾年,包括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喜憨兒基金會等幾個公益組織的募款持續成長,更別說綠色和平組織以環保團體出身而募得2.4億台幣的佳績讓人驚艷了。
@marsss 這篇可以作為延伸閱讀:http://npost.tw/archives/16188
@Portnoy @marsss 完全不懂你提供這篇延伸閱讀的意義
況且引述你提供的「慈濟基金會依據其 2013 報表,收入總額約為 98 億元,因此陳文良認為慈濟大概頂多佔 3 成,不可能到 8 成,我認為這樣的說法還算合理。」
所以98億占3成 那30億大約占1成,為何這篇不寫慈濟戰了公益捐款98億,其他只佔了1成左右??
我強調的重點單純只在於本篇作者玩弄單位,意圖以數字糊弄讀者、粉飾實際落差,非常不可取!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25053886.A.398.html
連一開始創立的原由都不是真的,直到現在還硬要污衊莊醫師,還有甚麼好辯解的?
甚麼慈善,我呸!
黑心油事件,慈濟對魏應充是友善的,但你有沒有想過,毒害2000萬人,一人少活三年就好,就相當 殺了約100萬人(還不包刮國外),從慈濟創立以來ˇ,有救超過ˋ100萬人嗎?功過相抵,......從這事件起,我不在相信慈濟(你辜負支持你的人,及常年捐款給你的人)
若要說慈濟!先想想過去被踢爆的林榮三!!
一句話,做的比說的有說服力。
慈濟的行為,國人不是沒眼睛,大家有目共睹,不用寫這種充滿個人情感的文章護航,於事無補。
不知所云 +1 ! 模糊焦點的文章!
btw, 壓抑太久是會內傷的 ; 話說 相由心生, 釋昭慧已經變了!
這麼想贏: 有道是 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
釋昭慧的fb 根本都變成 捧讚取暖大隊!
我覺得這篇完全不知所云, 什麼流言蜚語都沒釐清到
我舉個例子, 下面原文這一段, 如果要澄清"慈濟捐款運用不透明", 我預期基本應該舉例證明慈濟其實很透明(像兒福一樣定期貼出收支明細就好), 或者說是指出它無法透明的原因, 但原文完全不是...
它澄清了什麼呢, 長長文字我總結一下"透明度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 但都合法"....我不認為這篇文章有什麼可讀的價值
==== 以下原文 ====
5. 慈濟的透明度
就 法人而言,慈濟至少包括了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佛教慈濟大學,醫療財團法人佛教慈濟醫院,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電視台在這底下)(具體名稱也許不夠精確)。因此,如果說慈濟的善款來自大眾,這些捐款人也認同他們的志業每一個部分的理念與投入的經費,同時這些財團 法人的法人資格都是符合政府法令的,其申報資料也都經過政府審核,什麼錢應該在什麼地方放著都符合法令,可以討論其龐大善款對台灣社會整體還能有什麼更具 開放性的積極貢獻,但是,不要用一些強烈的好惡,恨烏及屋。
至 於組織裡面的決策依據,決策理性,誰是真正的決策者,組織文化與社會的認同等等,就看他們的董事會覺得什麼樣的組織運作形式符合利害關係人們的期 待,因為其規模如此之大,的確可受公評,透明度也應該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但是,就志工管理,以及事業體的發展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以一位天主教徒來說, 我覺得他們遠遠勝過台灣的天主教會。
證嚴上人說會所要蓋得堅固。但堅固的房子不一定巨大,我很不能諒解為何我家附近的慈濟會所要蓋得那麼大間,雖然和多數辦公大樓比起來它已經算小了。如果它也是慈濟的行政據點,那還說的過去;如果只是個聚會所,那慈濟真的被罵活該了。
我不知道慈濟榮譽董事制度是誰定出來的,應該不會是慈濟回收站那些阿姨啦。
個人認為,一切的問題都在於慈濟人如何解讀證嚴法師的心意,以及社會大眾對於宗教現代化的不適應。
現代化的空間,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現代化的服儀與制度,現代化的募款方式...
其實現代化不是罪,然而現代化本身的光明與黑暗就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這篇文章旨在反駁網路輿論中那些「不理性」的聲音,那何時才能開啟理性的討論呢?
好比說排擠效應不是一句「自由市場」就能辯駁的,慈濟的文化和社會定位造就了一個慈善界「潮牌」的傳奇,這不應該歸咎於慈濟,這是歷史與社會的共業,但慈濟要如何因應呢?還是繼續當自己只是台灣眾公益組織中的其中之一,會比較突出純粹是因為「專業能力」?
慈濟名氣太大了,自然惹來他人紅眼和負面攻擊。還是那句啦,用心做善事,意志自然堅定。負面風評是影響不了他們(慈濟)的啦
社會觀感不佳就別害怕言論自由。
@m7788991 這叫著放屁自由!
重點是必須符合法令!!不管是任何公益團體或者慈善機構更應該遵守這個大前題才對…
廢話連篇,幹!
至於用不同層級的捐款來區隔身份,這也是一種募款策略,至於外人欣賞與否,另當別論,他們的服裝與胸針各有其理念與設計,開開玩笑可以,批評階級化就涉及意識形態認同與否,應該謹慎。
<-
請恕我必須以兩個觀點來回應這個說法:
1.以捐款區分身分,在佛法教義裡至少就犯了慢這個業因,怎麼不是階級化?何以不能批評?
2.當衣著服飾得以從捐款多寡做區分並以外貌判別時,差別自然就產生,這不單單是在理論基礎上成立,在現實情況中也俯拾即是,在我生活圈中就有。
你覺得酸民都是惡質的不客觀中傷諷刺,
要他們謹慎,
但其實他們都是對皮厚到無可奈何的無奈笑罵。
@judol99 你好,
我簡單回覆你(因為俗人有俗事):樓下rubytsui的留言看一下,
他有說"可能有資格"當上委員的機制,
這樣你就不必再花時間看新聞了。
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還滿好笑的,
你應該是沒看完陳文良的全文,
那你至少應該看一下你樓上跟樓下的回文,
這樣你就知道什麼叫做沒有查證就放炮。
@Zimba 說的00捐款多寡區分身分是哪招?以幾元為區分標準?
是道聽塗說還是自己腦補的呢?
沒有查證就放炮的Zimba才真正是臉皮厚子彈打不破、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了@@
@Zimba 您好 我不是慈濟人 有些事情還是可以查的到的
1. 慈濟的衣服跟捐款的多寡完全沒關係 捐一百萬是榮董 但並沒有資格穿上委員的衣服 也沒有委員資格 就僅僅是個榮董
2. 委員的資格需要受訓兩年 要達到一定的要求 通過審核才能有委員資格
3. 委員的衣服式不同場合時穿的 工作時 集會時 都有不同的服裝穿著 並不是捐款多少來決定
今天東森新聞有介紹 詳細內容有興趣您可以去查詢
我絕對相信有90%以上的慈濟會員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在投身志工事業,
像你這樣奉獻的情操,
同樣是皈依弟子的我一直都相當佩服與自嘆不如。
但是傷害有心付出慈愛的人永遠都不是批評的人,
而是那些在同樣的外表下隱而不現的迥異心思。
當你懷抱著無限熱情在為眾生服務的時候,
我無限感佩並讚嘆,
但是你也應該要了解,
我們親眼見到過身著同樣服飾,
卻對物質條件不如他的人,
眼露嫌惡、口出慢言之輩。
祝福你在兩年的受訓之後能真正行你發願欲行之事。
@Zimba 你好 我是正準備願意受訓兩年 朝委員資格努力的慈濟人
我保證一下所言都是親身經歷,絕對屬實:
我家無恆產,無法大筆捐款(當榮董), 但是我有許多愛心,決定付出做好事幫助人 .
待我受訓完,向社會大眾親友們募款募愛心,會員累積40戶(不限金額),
我就可能有資格穿上慈濟委員衣服,所以並不是外傳要捐款多少來決定
慈濟也不是以衣著服飾區分捐款多寡喔!
請你務必查明事實再發言 ,莫再傷害有心付出愛心的人了!
@Zimba 說三道四,道聽途說
@Zimba 道聽途說。心存惡念
每個團體內不都會有幾顆老鼠屎嗎?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加入團體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目的,比方說想得到好名聲、提升自我價值、以己之有餘助他人之不足等等,在這多元的社會,每個人能獨立思考並做出自己的選擇有什麼錯?只要他有依照團體規範走,符合入團條件成為團員就好啦!其他的不良個人行為是很難管的。
光是制服顏色要用捐款多少來區分 就令人反感 更不要說 當一生為慈濟付出時 當需要慈濟幫助 卻說 你怎麼最近都沒捐款了(攤手)
@cjsrex 制服顏色有啥不同?(深藍的委員志工、灰色的環保志工、棕黃色的醫院志工...)是以幾元為區分標準的嗎?
cjsrex是道聽塗說還是自己腦補的?
還是臉皮厚子彈打不破、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了@@
cjs還說當一生為慈濟付出時 當需要慈濟幫助 卻說 你怎麼最近都沒捐款了:
怎麼不找蘋果來報報?還是這是你阿嬤表弟的鄰居的兒子班上的好朋友的親身經歷啊?
這篇文章是在轉移焦點用?
你要變更保護區成開發區就是有問題
不用拿一個慈濟幹了多少好事來補這個瑕疵!
還有別忘記之前火車上慈濟婦人只付一個座位的錢卻占了旁邊別人付了錢的座位!
給部分慈濟人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
事實上你做的就是惡事,少扯功大於過這種廢話!別讓你的慈濟變成佛經中預言的"附佛外道"!
@newwave 我是內湖人我可以告訴你那裡包括大湖山莊都是在以前劃定為暫時保護區
也就是以後可以開發使用
所以才有後來大湖山莊及那些房子
他們的房子也是靠變更地目的才能蓋的
更何況慈濟當初買那塊地就是現今的模樣從未改變
而且如果是真的保護區他們那邊的居民怎麼會允准那裡開山(3個隧道)闢路直通內溝
也不見他們抗議
@JoeKuo @newwave 哪有什麼暫時不暫時,保護區就是保護區,慈濟說有暫時保護區,你也以為有這個名詞了
你這第五點有講跟沒講一樣,漂白也不先提出證據
FACEBOOK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