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st 公益交流站

Top Menu

Main Menu

  • 時事
    • 短訊
    • 新聞
    • 評論
    • 國際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公益者聯盟
  • 議題
    • 安置機構困境解析
    • NPO 爭勞權
    • 銀髮樂齡
    • 教育培力
    • 行動無礙
    • 健康人生
    • 性別平權
    • 自然保育
    • 胖卡來了!
    • 社會企業
    • 國際合作與發展
  • 特輯
    • 2017 重大事件簿
    • 被歧視的歷史
    • 反勞基法修惡,NPO 站出來!
    • 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 社區的力量在哪裡?
    • 育幼院的孩子怎麼過年?
    • 群眾募資:NPO 的募款新選擇?
    • 政府 x NPO 如何聯手打造長照 2.0?
    • 城與鄉的界限:城鄉差距比你想得更大
    • 鄉鎮、原民、NPO/跨文化服務的善與難
    • 青年志工的跨文化旅行
    • 尼伯特與災後重建之路
    • 桃園 NPO 培力特輯
    • 北市社企品牌特輯
  • 專欄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陳岱嶺專欄【在視界的彼端】
    • 余孟勳專欄
    • 捐款人想什麼?
    • 文化建構實驗室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NPO 小工具
    • 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 胡哲生專欄
    • CSR@天下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
    • Sonya 索瑪花開
  • 公益策略
    • 募款秘訣
    • 財務運用
    • 管理營運
    • 網路社群經營
    • 新科技改變社會
    • 影音看公益
  • 活動
    • NPOst 公益學院
    • 公益爆米花
    • 活動現場
    • NPOst 年會
  • NPO 推書
  • NPO 活動幫推
  • NPO 徵才幫推
    • 徵才訊息更新
    • 徵才活動
  • 關於我們
    • 徵稿
    • 訂閱電子報
  • 支持 NPOst
  • 新分類

logo

SEARCH
  • 時事
    • 短訊
    • 新聞
    • 評論
    • 國際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公益者聯盟
  • 議題
    • 安置機構困境解析
    • NPO 爭勞權
    • 銀髮樂齡
    • 教育培力
    • 行動無礙
    • 健康人生
    • 性別平權
    • 自然保育
    • 胖卡來了!
    • 社會企業
    • 國際合作與發展
  • 特輯
    • 2017 重大事件簿
    • 被歧視的歷史
    • 反勞基法修惡,NPO 站出來!
    • 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 社區的力量在哪裡?
    • 育幼院的孩子怎麼過年?
    • 群眾募資:NPO 的募款新選擇?
    • 政府 x NPO 如何聯手打造長照 2.0?
    • 城與鄉的界限:城鄉差距比你想得更大
    • 鄉鎮、原民、NPO/跨文化服務的善與難
    • 青年志工的跨文化旅行
    • 尼伯特與災後重建之路
    • 桃園 NPO 培力特輯
    • 北市社企品牌特輯
  • 專欄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陳岱嶺專欄【在視界的彼端】
    • 余孟勳專欄
    • 捐款人想什麼?
    • 文化建構實驗室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NPO 小工具
    • 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 胡哲生專欄
    • CSR@天下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
    • Sonya 索瑪花開
  • 公益策略
    • 募款秘訣
    • 財務運用
    • 管理營運
    • 網路社群經營
    • 新科技改變社會
    • 影音看公益
  • 活動
    • NPOst 公益學院
    • 公益爆米花
    • 活動現場
    • NPOst 年會
  • NPO 推書
  • NPO 活動幫推
  • NPO 徵才幫推
    • 徵才訊息更新
    • 徵才活動
  • 關於我們
    • 徵稿
    • 訂閱電子報
  • 支持 NPOst
  • 新分類

作者: 林立青

林立青

林立青

一個市場養大的孩子,一路讀完私立科大,拿著文憑進了工地,在工地現場從事監工至今。現實專長為搬弄、造謠和說謊,用來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編織的謊言能夠吸引憐憫,搬弄而成的印象可帶來同情,造謠之後好求取寬容。如此而已。然因多次祈求仍不可得一個不需說謊的人生,唯有文字是最好的卸妝品:將平日堆疊在自己和周遭人的謊言謠言一句句抹去。留下一個完整如初,卻又無法訴說感受的現實人生。

  • NEWS

    林立青專欄/在學校與家外,臺東書屋給孩子的那些信任

    我從臺北開車到臺東,上午 9 點出發,抵達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和我約在這裡的一慈還沒到,這裡是 [&h ...
    林立青
    5 3 月, 2018
  • 新聞

    林立青專欄/來自街頭、不斷書寫的情書,寫的是無家者的歸屬感

    這本黑色筆記本的封皮躺在人生百味的書架上,這本筆記本裡面正寫著一個無家者對於在地 NGO 要 [&h ...
    林立青
    2 3 月, 2018
  • 新聞

    林立青專欄/「他們原本不會死」,那些沒有選擇、蝸居違建的移工們

      我到現在才知道他們原本不會死,但我說不出口。 跨年前夕的桃園,和我過去認識的不 [&h ...
    林立青
    5 1 月, 2018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難學的不是中文,是異鄉的潛規則」專訪新住民萌芽協會

    眼前 3 個新住民姐妹們正討論著華語補教教學的內容,以及臺灣的新住民政策。桌上的手機停留在印 [&h ...
    林立青
    4 10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寧可拿下眼鏡讓視線模糊,也不想看清施捨的表情。」再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我再次來到巨輪協會,想著等等要和陳大哥(巨輪協會理事長陳安宗)討論上一篇文章的反應。(參考: [&h ...
    林立青
    30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在地深耕 10 年,社工像家人,社區實踐協會成孩子的避風港

    編按: NPOst 專欄作家林立青造訪位於南萬華的臺灣社區實踐協會新安據點。臺灣社區實踐協會 [&h ...
    林立青
    27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何必從良?我本善良。」日日春協會《2017 紀念北市公娼畫展》手記

    那張照片上面有一層一層的木頭架子,裡面有許多臉盆:藍的、紅的、白的、粉紅色的、鐵製的和一些褪 [&h ...
    林立青
    18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努力不在地上爬著,不想再被說是乞丐行業。」專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我們很辛苦,但至少我們絕對不要在地上爬。」巨輪服務協會(巨輪合作社)理事長陳安宗說道。 這 [&h ...
    林立青
    15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這些「很棒的工人」如果有選擇,為什麼要來工地被數落?

    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好手好腳,就該去做工」這類的話,彷彿做工是一件簡單、只要有手有腳就可以做 [&h ...
    林立青
    11 9 月, 2017
  • 新聞

    林立青專欄/當他們窮到只剩下自由,在萬華街頭遇見匯聚百年的包容力

    文/林立青 審訂/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看了柯文哲(現任臺北市長)對於萬華街友的看法,我突然能 [&h ...
    林立青
    5 9 月, 2017
1 2 3 →

搜尋站上文章

訂閱電子報

支持NPOst

支持NPOst

訂閱粉絲團,好文不漏接!

最新文章

  • 我好像看到差異了呢

    9 月 17, 2020
  • 這是才測試看看圖說的

    9 月 17, 2020
  • 標題

    11 月 12, 2019
  • 就任期間懷孕的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職場與生育,不該是這世代女性二擇一的選擇題。」

    6 月 28, 2018
  • 心得:105號公路,泰緬邊境的故事,旅行是探索自我的好機會。

    6 月 21, 2018
    0

熱門文章

  • 「我第一次感覺這麼爽!」手天使首位使用者的體驗心得

  • SDGs 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你的 Gmail 也被入侵了嗎?分辨釣魚信件的 5 大技巧!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義工、志工、社工,傻傻分不清?做 NGO 工作難道不會餓死嗎?

  • 日子過得辛苦就上網公開募款,究竟有沒有違法?/《公益勸募條例》的迷思

  • 慈濟不是以服裝分階級、靜思堂用的是銅瓦,慈濟人澄清網路謠言

認識永續發展,鎖定專欄!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

我要投稿

歷史文章

支持 NPOst

支持NPOst

關於NPOst

由臺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推動、全臺最大的公益議題媒體。矢志串聯全臺非營利組織,深入討論社會福利與創新。相信行善的無限可能與多元突破,支持跨領域合作以邁向社會共好。關心所有邊緣弱勢,探究助人的倫理與學問,期許成為全臺服務與倡議團體之最大交流平臺。

聯絡我們:contact@npost.tw|02-2362-0699 #615

法律顧問:安和國際法律事務所 吳磺慶律師

© Copyright NPOst.tw. All rights reserved.
  • NPO巡禮
  • 加入NPOst
  • 關於NPOst
  • 隱私權政策
  • 作者專區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