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岱嶺專欄/支持墮胎?倡議團體摃上宗教社會
隨著新興的茲卡(Zika)病毒流行大規模蔓延,恐慌席捲了南美洲這片土地上的子民 [&h ...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人前的亢奮,是為了逃避自身的苦楚?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甘苦談,NPOst 每週 [&h ... -
海外服務的為與不為:當醫學生遇上國際援助
編按: 相較於國際志工出國服務、尤其是短期服務的倫理爭論,醫學生出國服務涉及手 [&h ... -
每人捐 5 元就能拯救貧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援助幻象
本篇摘錄自 2015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的代表 [&h ...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當我們自相折磨,人道援助的理想在哪裡?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甘苦談。NPOst 每週 [&h ...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社群究竟拉近了彼此,還是讓我們更孤單?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甘苦談。NPOst 每週 [&h ...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收下企業的支票,然後交出 NGO 的主導權?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甘苦談。NPOst 每週 [&h ... -
2015 年度國際發展大事記
編按: 2015 年被視為國際發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歷經 3 年討論和激辯,聯合 [&h ...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不謹慎評估成效的 NGO,是在濫用權力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甘苦談。NPOst 每週 [&h ... -
海外 NGO worker 專欄:幫助別人之前,可以先獲得幫助嗎?海外NGO工作者的「特權」該不該抵制?
這無關乎打擊特權。這是一種體認,認知到我們的特權是種動機,讓我們願意前往像南蘇丹或剛果民主共和國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