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街友,我只是睡了 3 年遊民收容所。」街友群體的認同歧異
文/肥宅(街遊社工)(註) 剛踏入無家者服務領域的時候,我腦中對眼前這群人,是循著林萬億老師 [&h ... -
善意之外,再多一點調查與評估/再談非洲二手衣鞋捐贈
文/徐沛然 最近資深 NGO 工作者褚士瑩在 NPOst 的專欄【阿北私會所】中主張,捐贈二 [&h ... -
想畢業得先出賣勞力?苦賺服務時數的「偽志工」究竟服務了誰?
最近校園內興起一股新思維,許多大學生因為有感於在現行服務學習課程制度下,學生淪為清潔打掃、文 [&h ... -
「給錢就好啦!」的援助思維,形同階級霸凌/NGO 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墨西哥,恰帕斯州。 聖克里斯托瓦爾,小鎮裡的人潮始終來來去去。 何必麻煩?給錢就好啦! 再次 [&h ... -
李明哲失蹤的法源依據究竟為何?從雙法看懸崖邊的中國公民社會
編按: 臺灣公民李明哲於中國「被失蹤」案引起許多討論,不少人將其失蹤歸因於今年(2017)初 [&h ... -
計畫被「偷」走了,值得難過嗎?/NGO 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收到法比歐拉的訊息已是深夜: Amy,我們的 free walking tour 計畫被偷走 [&h ... -
以慈善之名,行殖民之實的計畫/NGO 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湖居歲月。多少異國的夢,都沉在這兒了──上古,神祇出自渾沌。仍是瑪雅(Maya)的舊夢,瓜地 [&h ... -
究竟要把孩子關起來,還是給他們一個家?/安置機構的使命與難題
編按: 今年 3 月中旬,南投縣某少年安置機構遭舉報發生集體性侵事件。安置機構的難堪現況一一 [&h ... -
消弭社會不平等,工會和非營利組織應是天生盟友
作者/ 艾美・B・狄恩(Amy B. Dean) 譯者/賴慧玲 去年夏天,美國私人慈善機 [&h ... -
透視 B 型企業:究竟是共益企業,還是行銷手段?
作者/諾拉・威肯(Nola Wilken) 譯者/賴慧玲 採訪/王景新 現在,美國國內突然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