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臺首例校園空間活化為日照中心,困難重重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臺灣人口結構仍呈現少子高齡化趨勢,預計 2015 年更將達到超高齡社 [&h ... -
我們應該體罰「壞孩子」嗎?體罰讓孩子學會以強弱將人分類、用暴力解決問題
文/均諺 社工碩四生,社工師事務所社工員 11 月 29 日,知名的 FB 社 [&h ... -
教育並非為生活的準備,而是生活本身/NGO 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我覺得自己很棒,因為我在幫助我的家人!」以基本教育為主,為墨西哥恰帕斯州原住民孩童舉辦的教 [&h ... -
父母有可能「恨」孩子嗎?/路怒父母的社會支持在哪裡?(下)
承上篇:當「日常」與「通報單」只是一線之隔/路怒父母的社會支持在哪裡?(上) 父母會不會「恨 [&h ... -
當「日常」與「通報單」只是一線之隔/路怒父母的社會支持在哪裡?(上)
10 月 16 日,臺中社會局獲通報,朱姓單親媽媽多次在社區大庭廣眾下打罵讀小四的女兒,社區 [&h ... -
從臺灣到非洲:已經看見的事,如何能裝作一無所知?/畢嘉士馬拉威計畫報導(上)
編按: 臺灣是否有能力給予?臺灣人為什麼要在乎非洲人過得怎麼樣?NPOst 這上下 2 篇報 [&h ... -
教育翻轉貧窮?翻轉「認知」才能翻轉貧窮!
在經濟扶助的實務現場裡,我經常聽到許多家長相信「教育是翻轉貧窮的不二方法」,但真的如此嗎? [&h ... -
【活動現場】是照顧也是剝奪?徐瑜:「期待兒少安置不再是條荊棘路。」
活動名稱:信任,讓好事長出力量 Forging Trust/2017 NPOst 年會 日期 [&h ... -
藝術就像避風港,撕下青少年身上的標籤/專訪「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社會企業
本社企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06 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支持輔導 「做這麼多事 [&h ... -
高棉孩子的視角:推薦電影《我校、我家、我村》
文/高捷 以立國際服務計畫總監 你是否曾經到過我們口中的「第 3 世界國家」,拿起相機,拍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