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主動參與社區工作,為 20 年後的生活準備/《山村有教室》新書推薦
文/吳慧瑜 資深社造工作者,曾任臺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祕書 「社區」,是 [&h ... -
NPO 如何進行社區的發展創新?「創新來自於體驗與積累」 / 2017 桃園 NPO 論壇報導(下)
活動名稱:2017 桃園 NPO 論壇:直達共好──NPO 讓好事循環【NPO 在桃園:社福 [&h ... -
當老萬華長出最兼容的支持網:從政府的「福利社區化」到民間的「社區照顧」
編按: 本特輯系列獲聯合勸募支持,探討社區照顧與社會安全網在「社區」中的落實與佈建。除本篇以 [&h ...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不想蓋高跟鞋教堂,臺灣農村的社區發展還有什麼想像?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 [&h ... -
「社造計畫」:以社區為單位做公益,更貼近在地需要
許多改變需要以社區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為出發點,以社區為單位「做公益」或提供服務,才能更貼近社 [&h ...